思考九
为何德国的“双元制”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?
目前,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发展阶段,无法为产业工人提供体面的劳动收入;西部劳动力大省和东部沿海用人企业之间在空间上分离;职业教育质量不高、课程落伍、与实践脱节;职教系统缺乏向上及横向贯通的通道;社会观念问题(学而优则仕等)以及外卖快递等行业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冲击(短平快获得报酬),使职业教育不能得到广泛推广。
思考十
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文化价值观
工匠精神需要“专心、专注、专业、专家”,聚焦细分市场,需要长期坚守不为“噪音”和诱惑所动摇的文化价值观。中国“差不多”的传统文化,叠加资本市场“一夜暴富”的吸引力等因素都是“专精特新”之路上的文化障碍。
相关专家认为,德国隐形冠军的市场领导力来自:一是对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;二是龙头企业的高标准、严要求;三是家门口有强大的竞争对手,长期对打陪练。
中国企业应该从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中,重新唤回工匠精